《在 Deric Wong Studio 的愉快朋友們》
小弟自己的第三間Studio 在葵涌開了兩年多。在同業間,「人名」及「影樓名」通常都會分開,其實我的影樓一直都有名字,所以這間以黑色為主調的影樓,其實名字是「Studio Toybox 3.0」。
不過因為小弟已經有太多太多分散的帳號,例如公司名叫「SODA.HK」、手機專頁「旅行友手機寫真指南」 、又有一個作風比較大膽的IG 「@dericon9」,所以最後,都希望大家易記一點,老土地叫「Deric Wong Studio」算了。
這個黑黑的背景,粗糙的手製油畫布,成了這裡的標誌。很多幕前朋友光臨這裡,都會輕輕地拍一幅,甚至拍過幾次。一來這個主題我看我還可拍多十年都不會悶,而且其實我是在做自己的器材測試。
也許從相片中不容易看出來,但其實所有的setting,器材,都大改過幾次,希望能追及我心目中的理想效果。相機從SONY到CANON 經歷過三四部,閃燈也由老舊的400W「金貝」、「神牛」、「Bowens」、到最新的「Elinchrom」都用過。
原來良好的器材未必一定為你帶來截然不同的成像,但在操作中,愈進階的器材,就可以有愈流暢的拍攝流程。當不用兼顧著太多硬件上的限制和技術問題,就能把心機放在和被攝者的溝通,畫面的內容等等,一些比「成像質素」更重要的事情上。
攝影機在初出現的時候,曾被妖魔化地稱會「攝走了人的靈魂」,但原來,「拍攝人的靈魂」確確實實是攝影的一個重要課題。你的被攝者在相片中有自信嗎?有流露出他們自己嗎?你在拍「靈魂」、還是拍「軀殼」?
感謝每位來找我拍攝的朋友們❤️
有興趣來拍攝的藝人/模特兒朋友,隨時PM/Whatsapp我吧!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www.dericwongstudio.com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